5月3日,全国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农机化质量工作改革推进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实际上,这也是一年一度的全国农机鉴定站站长会,是全国农机试验鉴定系统总结工作、统一思想、明确全年目标的年度例行会议。但今年的会议意义更为深远,这是农业农村部挂牌后第一次站长会,也是农机产品测试检验费停征后的第一次年度站长会。
“新时期,农机推广鉴定工作必须注重坚持公益性的发展方向。”这是农业农村部张桃林副部长在会议上特别强调的一点。的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给农机试验鉴定工作提出诸多新需求和新任务,让这次会议尤其备受瞩目。“要加强鉴定制度改革,鉴定方法创新和鉴定信息公开。”这是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李伟国司长在会议上对鉴定系统提出的要求之一。他要求农机鉴定系统要用于担当,切实履行好公益性单位的职责,为农机化发展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我们知道,农机试验鉴定制度伴随着农机补贴政策,见证了我国农业机械化10多年的黄金发展时期。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历史新时期,随着资源要素配置持续向“三农”倾斜,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将不断加快,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将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的主旋律,其结果必将引领农业机械化迈进新的发展阶段。因此,农机试验鉴定工作也将跨入一个新阶段。因此,要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我们全系统就必须把握好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面临的新需求和新任务。
新时期农机实验鉴定的新需求,实际上代表了未来农业机械化的重点领域、发展趋势和技术方向。那么,这些新需求集中在哪些方面呢?总站刘旭副站长在讲话中做了概括:一是农机化结构调整带来的需求,即:农机化向全程全面发展带来的新需求;二是新产品鉴定的需求,如对植保无人机、花生收获机等新产品试验鉴定能力的需求,需要尽快完善标准和鉴定大纲;三是农机化对智能高效、绿色环保、多功能产品鉴定能力的需求,我们必须鼓励、促进、引导农机装备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四是农机化质量管理服务体系优化的需求,在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中,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从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三个方面来建立更加科学的管理机制,研究建立联合攻关、技术融合、资源共享机制,弥补公共服务资源的不足。
毫无疑问,满足新需求承担新任务,站在新起点上的农机试验鉴定工作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在刚刚过去的一年,这种考验已经对农机试验鉴定系统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这也可以看作是全系统应对最严峻考验的一次预演。张桃林副部长在讲话中特别提到,2017年农机鉴定系统积极应对“农机产品测试检验费”停征后面临的新形势,全系统依然依法履行职能、突出规范实施、强化支撑保障,深入推进鉴定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农机试验鉴定和农机化质量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如果说2017年只是一次“模拟考试”,2018年必将迎来真正的挑战。大家知道,当前农机试验鉴定系统正面临三个挑战,也可以说处于三个关键时期。一是事业单位改革及机构职能调整的挑战,国务院机构职能调整在即,部分鉴定机构仍然存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不确定性,机构职能、人员配置、经费保障等方面都可能有新的变数;二是农机试验鉴定制度改革的挑战,新修订的《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进行了重大改革,全系统的工作机制将随之发生较大调整和变化;三是提升农机鉴定能力的挑战,在未来农机化新的发展阶段,农机装备将进一步信息化、智能化和多功能,产升级换代步伐加快,刘旭副站长在报告中指出,这一发展趋势正在倒逼农机鉴定能力加快提升。
考验是残酷的,挑战有时需要有代价,正如“凤凰涅槃”,也是一次难得的磨炼、洗礼和提升的过程,我们全系统都应该向考验发起挑战。张桃林副部长在讲话中着力强调,农机试验鉴定系统要运用新思维,适应新模式,拓展新空间,要准确把握农机试验鉴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他向全系统提出了四个必须:“必须更加坚持公益性的发展方向,必须注重更加坚持服务为本,必须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必须更加注重增强系统协调性,促进相关工作融合。”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要有为”。长期以来,农机试验鉴定系统正是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和改革,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履行服务意识,不断加强业务能力,从而确立了在全国农机化系统中的地位,农机试验鉴定也成为我国农机化工作的一项制度安排。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时期,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新形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全系统都应该勇于担当,履行好农机试验鉴定的主体责任和公益性职责,加快提升试验鉴定能力,发挥“互联网+鉴定”的作用,切实加强鉴定制度改革和创新意识,全力做好新时期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